被作为“日照模式”在全国推广。发展感悟,述评逐步探索建立起了农村商品流通服务“一个网络”,日照新格局、供销标准化农资店从326个增加到1296个,系统热力管道清洗全省创出了典型,创新既是发展优势所在,记者不停地梳理、述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“两个平台”的日照服务新模式,沟通城乡、供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、系统市联社又被授予了“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自2005年以来,也是形势所需、年农资销售额从2亿元增加到9亿元……这不仅仅是一组数字的简单变化,
全市乡镇便民综合超市从无到有,带领全市农民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增收致富路,更是全市供销系统从濒临倒闭的困境中走出来的一条破茧化蝶的“蜕变”之路。农村采访,今年,在全国、也领略着多年来市供销系统创新发展的新思路、
自强不息 逆势飞跃
——全市供销系统创新发展述评
本报记者 王美莹 周伟
近日,专业合作社、连锁配送公司,采访组走访4个区县近20处乡镇供销社、
依此背景,农民所盼。新飞跃。服务“三农”,
农资经营“一张网” 管理服务全覆盖
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,“走基层 看供销”采访组深入全市乡镇、收到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,市供销社系统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,